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2021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人民法院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列舉了包括“優選鋸”侵害技術秘密糾紛案在內的10個典型案例 (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324491.html),呼吁人們堅持維權,對壟斷和不正當斗爭堅決說“不”。 (相關文獻:【案號】(2019)最高法知民終7號 )
從2012年到2021年,優鎧(上海)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鎧公司)進行了多次上訴、庭審、判決,經歷了取證、鑒定等重重困難,始終堅持維權,這場歷時9年的拉鋸戰終于有了結果??上驳氖?,優鎧公司成功維護自身知識產權,通過法律手段,讓“偷竊者”付出應有的責任與代價。
該案件是對知識產權侵權的原告的正面判決,維護了產權者利益的少數案例,為進一步了解這個2021年的中國的典型案例之一,《亞洲板材與家具》對優鎧(上海)機械有限公司陳振江先生進行了訪談。
當今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普遍薄弱,尤其是木工機械行業中,知識產權侵權現象非常嚴重,您認為產生這樣現狀的原因有哪些?
當然,我們要探討“維權”,首先就要去尋找“侵權”屢見不鮮的原因,這實際是一個多方因素導致的現狀,大的層面來說,這還是一個社會發展的縮影與折射。
從國際角度,在過去的三四十年,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法律法規的規范化,并沒有完全的同步,有很多滯后;加以社會價值觀方面,不重視行為的正當和正直與否,是否具有好的社會貢獻,單純金錢觀念至上,很多行業存在違法經營的牟利的普遍情況,社會的道德觀念也在喪失約束力。
其次,木工機械行業一直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的行業,行業的整體知識產權法律意識相對比較弱。尤其是過往十幾年,伴隨行業的高速發展,很多從業人員法律意識淡薄,無視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因此木工機械行業的知識產權侵權也是很糟糕的行業之一。缺少了法律層面的明確良好約束和規范,違法者道德層面的敗壞和淪陷,是中國這個行業很多的侵犯知識產權的從業人員的主要悲劇外因和內因。
此次優鎧公司侵權事件的起因是技術人員泄密導致的侵權行為,就此案件有哪些給木工行業企業的經驗分享和分析?
確實,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就是,中國木工機械行業的企業員工流動較大,由此帶來的技術外泄、產權糾紛也很常見和難以定論,這樣的案件在庭審的過程也非常復雜。
此次我們優鎧面臨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技術人員因為崗位職責接觸公司的商業技術秘密,未離職就開始在外另行注冊公司,使用原公司的圖紙、程序換個公司另行生產。
這樣的侵權的事件,在行業里并不少見;優鎧只是少數使用法律工具維護自身維權的其中一個。盡管維權過程非常艱難,但慶幸的是我們的堅持沒有白費。也希望更多的這樣的正面案例,能夠給行業帶來知識產權保護的提升。好的行業秩序,才是一個良好的環境,能夠鼓勵更多的行業創新,為行業帶來更好的發展。
我們鼓勵行業的創新企業,加強知識產權的企業文化建設,強化商業秘密和專利技術的保護措施,尋求專業的法律顧問和服務,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優鎧公司在長達9年時間的維權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知識產權保護,而中國的現狀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還有很長的路要建設?;镜默F狀是,知識產權侵權違法逃脫容易,被侵權的保護和勝訴難。面對這樣的情況,在維權的過程中確實困難重重,主要體現在兩個地方:
首先是取證的困難,按照目前的中國知識產權法律,舉證責任幾乎都在原告一方。需要提交法院的證據,包括:掌握對方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證據,這一點十分困難。關于生產證據,對方既然是盜用技術程序,對于東窗事發往往都是有所防備的,毀滅、掩蓋相關證據是必然的做法,取證難度非常巨大。
至于銷售證據,簡單來說可以從對方的買家入手取證,但這個也很有難度。由于行業中,有很多傳統和粗放型企業,購買設備前,并不能做到充分考證候選賣家。有些企業在購買初期,對設備并沒有做到充分考證,買這些侵權的、無專利的產品是為了便宜,即使知道有風險,可能會帶來產權糾紛,但因初期價格原因,仍會抱著僥幸心里選擇交易購買;購買后,即使知道質量和性能都與承諾相差甚遠,但由于受到后續需要對方服務的制肘,變成了被綁架者心里,反而袒護和對外隱瞞違法者的行為。也有明知上當,羞于啟齒的心里,這樣的買家往往不愿意配合提供相關合同、使用現場等。盡管這樣的行為,讓使用者也在侵權的道路上,使自己陷入更尷尬的違法境地。種種原因,讓整個取證過程異常艱難。
摘取自《亞洲板材與家具》http://www.yumpu.com/xx/document/read/65949497/panels-furniture-china-november-december-2021/25